t55p1352

标签: 特朗普

靴子落地,降息25个基点,特朗普的预期没有达到,年内还会降息吗?当地时间9月

靴子落地,降息25个基点,特朗普的预期没有达到,年内还会降息吗?当地时间9月

靴子落地,降息25个基点,特朗普的预期没有达到,年内还会降息吗?当地时间9月17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是自2024年12月降息以来,2025年首次降息。第一、美国通货膨胀有所上升,民众生活成本增加,不得不降息。第二、就业下行风险上升,经济增长缓慢,美联储预计2025年GDP增长1.6%,虽然高于预测的1.4%,形势不容乐观。第三、特朗普多次呼吁美联储降息,最好降300个基点,但美联储一直不降,此次降息25个基点,离特朗普降息数字还差了一大截。第四、美国的利率依然非常高,4%-4.25%之间,降息的空间较大,很多专家预测年内还会降息50个基点。美国降息,对全球经济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美国自身来说,也是有利的,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增加就业。相信美国在年内还会降息50个基点,利率进入3的时代,如果不降,美国经济压力会更大,特朗普肯定会给美联储压力。
中美会谈结束,双方各退一步,特朗普发文庆祝经过2天的坦率的、建设性的交流,我

中美会谈结束,双方各退一步,特朗普发文庆祝经过2天的坦率的、建设性的交流,我

中美会谈结束,双方各退一步,特朗普发文庆祝经过2天的坦率的、建设性的交流,我方对外公布了相关谈判的成果。我方代表强调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中方率先对外公布了此次谈判的成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双方就TikTok相关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TikTok作为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在美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深受民众喜爱。此前,美方却将其无端政治化,对TikTok的运营设置重重障碍。而在此次谈判中,双方围绕TikTok展开深入探讨,最终达成合作解决问题的框架性共识。这意味着,TikTok在美国的发展或许将迎来转机,有望摆脱此前的阴霾,在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持续运营。减少投资障碍方面,双方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直以来,中美双边直接投资在两国经济交往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美方常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外资设置诸多不合理限制,阻碍了双边正常投资往来。此次双方就此问题达成共识,预示着未来中美投资环境有望得到改善,企业间合作将更加顺畅。此外,双方还在促进经贸合作领域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这一成果涵盖了多个领域,从贸易往来的规则优化,到新兴产业的合作探索,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勾勒出了新的蓝图。消息传出后,全球市场迅速做出反应。美股市场上,与中国有密切经贸往来的企业股票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投资者们对中美经贸关系缓和展现出乐观态度。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原油、金属等价格也因这一利好消息产生波动。美国财长在谈判结束后,虽未过多表露情绪,但从其轻松的神态和步伐中,不难看出内心的如释重负。毕竟,长期紧张的中美经贸关系对美国经济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农产品滞销、科技企业市场受限等问题层出不穷。此次谈判成果若能顺利落实,无疑将为美国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而远在美国的特朗普,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庆祝。他对此次谈判成果表示认可,称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特朗普的发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美国国内对改善中美经贸关系的期待。随着马德里谈判的落幕,中美经贸关系迎来了新的契机。接下来,双方将围绕达成的框架共识,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落实相关举措。全球也在密切关注,期待中美这两大经济体能够携手共进,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繁荣贡献力量。
特朗普突然发文,破天荒承认一件事情 全世界惊呆,中国愿意听!他罕见地承认美国

特朗普突然发文,破天荒承认一件事情 全世界惊呆,中国愿意听!他罕见地承认美国

特朗普突然发文,破天荒承认一件事情全世界惊呆,中国愿意听!他罕见地承认美国的制造能力已经明显退化。他在文里专门提了个扎心事实:美国造船能力跌得太狠,他自己都接受不了。这话不是空口说的,以前美国造船业是全球老大,工厂机器轰鸣,同时开建几十艘商船、军舰都不在话下,造出来的船没人敢小瞧。可现在呢?去年美国海军造一艘新型护卫舰,比计划晚了18个月,花的钱还超支近30%,效率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也难怪特朗普窝火。不光造船业,美国其他制造行业也在走下坡路。就说汽车,以前“美国汽车”是品质代名词,满世界都买。现在日系、韩系车抢着占美国市场,连新兴的新能源汽车,美国本土品牌都得跟中国拼。更要命的是,美国汽车产业链早断了档—好多核心零件得从国外进口,前两年芯片一短缺,底特律好几家车企直接停了生产线,工人只能在家等消息,这背后就是美国自己造芯片的本事跟不上。特朗普还透着惋惜,说以前路过工厂区,能看到机器响、工人忙,“美国制造”就是靠谱的象征。可现在,不少工厂要么关门,要么迁到海外,剩下的也多是自动化设备,再没以前的热闹劲儿。其实他这话点破了美国制造业的大难题:这些年美国喊着“重振制造业”,又是把工厂迁到墨西哥、加拿大搞“近岸外包”,又是跟日韩合作搞“友岸外包”,折腾来折腾去,核心本事还是丢了。为啥?一来美国本土工人工资高,年轻人宁愿干互联网、金融,也不愿进工厂;二来资本爱赚快钱,投互联网、新能源能快速见收益,没人愿花大价钱、耗长时间搭制造业基础。中国看到特朗普这番话,没趁机嘲讽,反而很理性。中国说愿意听,不是想看美国笑话,而是全球制造业连在一起,美国作为大经济体,制造出问题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稳定。中国一直觉得,大家该多合作、少对抗,一起提升制造技术、降低成本,而不是搞“脱钩断链”—毕竟现在全球经济不好过,只有一起努力,制造业才能真帮到各国经济和老百姓。特朗普这文一出来,美国国内吵翻了。产业专家说,美国制造业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过去几十年钱都往金融、科技领域流,没人愿给制造业投钱,技术更新慢,现在想补太难!就连美国政府推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虽砸了不少钱扶持本土芯片制造,可短期内也改不了现状—好多造芯片的原材料、设备,还是得从别国进口。说到底,特朗普这罕见表态,不只是他个人想法变了,更像是把美国制造业的困境直接摊在全世界面前。以前美国从不愿承认问题,动不动就把制造不行归咎于别国“不公平竞争”,现在愿意说出来,或许能让美国更清醒地看自己的处境。但光承认没用,要解决问题还得真刀真枪干—比如降低制造业投资门槛,让更多钱愿意进来;好好搞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愿进工厂的工人;把产业链上下游串起来,重新搭起完整的制造生态。这些事都不是短时间能成的,得慢慢规划、坚持下去。对全世界来说,特朗普这文也给制造业话题开了新头。现在全球制造业都在变,从传统制造往智能制造升级,从一国单独干往各国合作转变。这个过程里,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至于美国接下来能不能真改变,全球制造业又会怎么走,这事儿还得接着看。参考资料:特朗普又夸中国了,但这次我们真接不住啊!.--2025-09-1608:20·京报网
美媒突然曝光,特朗普否认三连

美媒突然曝光,特朗普否认三连

美国媒体15日报道,以色列军方9日对在卡塔尔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成员发动“精准打击”前,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将消息告知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于这一报道,特朗普和以色列方面当天均予以否认。美媒:...
特朗普其实一直都想逼着全世界跟中国脱钩,好让中国经济崩溃,但他唯一算错了一件事,

特朗普其实一直都想逼着全世界跟中国脱钩,好让中国经济崩溃,但他唯一算错了一件事,

特朗普其实一直都想逼着全世界跟中国脱钩,好让中国经济崩溃,但他唯一算错了一件事,就是这一件事可能让美国全盘皆输。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延续并强化了其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理念的对华政策。他试图推动欧盟27国对中国加征最高100%的关税,构建所谓的反华联盟。这一战略的表面理由是迫使中印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实则试图通过单边霸凌手段重新制定国际合作规则,将地缘政治矛盾强行注入全球经贸体系。然而特朗普政府严重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适应能力和韧性,在面临美国关税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对美出口确实有所下降,但整体经济并未崩溃。2025年8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跌33.1%,但中国出口总体仅小幅下降4.4%。这是因为中国成功实施了市场多元化战略,与东盟、欧盟等地区的贸易关系得到了加强。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已达9753亿美元,东盟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特朗普也没有预见到盟友体系内部的抵抗,欧盟内部出现了明显的意见分歧,德国、荷兰等秉持经贸务实主义的成员国坚决反对为美国利益牺牲自身经济。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更是直接否决了多项涉华对抗性提案,加拿大的态度转变尤为明显,从最初跟随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转变为重新评估并考虑取消这些关税。这种转变源于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考量,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反倾销税后,加拿大相关出口额大幅下滑,导致主要产区出现裁员潮。特朗普政府同样误判了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关键的是,美国约80%的原料药要靠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和印度。国防部报告也指出,在稀土方面中国拥有显著优势,如果供应中断,美国的高端武器生产就会受到影响。中国经济的内在韧性也是特朗普低估的关键因素,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国内市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3万亿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这种内需驱动型增长模式使中国经济减少了对出口的依赖,增强了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特朗普还忽视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虽然理论上美国可以将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国家,但现实是重建供应链需要花费10到30年时间。越南、印度等国家虽然承接了部分订单,但在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产业链配套等方面与中国还有较大差距。即使像苹果、特斯拉这样的巨头也公开表示,转移产能成本高昂且工艺标准难以达标。特朗普的脱钩战略最终可能加速全球贸易体系的多极化进程,美元霸权受到挑战,新兴国家组建本币结算机制,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兴产业上的全球主导地位日益巩固。特朗普的脱钩战略不仅未能让中国经济崩溃,反而可能加速美国自身影响力的衰退,这一误判可能成为其政治遗产中最大的败笔之一。参考资料:周口融媒《PingPong外贸收款:中国外贸仍是全球贸易的重要增量》

特朗普:“不想吓跑投资者”

参考消息网9月15日报道 据法新社9月14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4日就10天前数百名韩国工人在佐治亚州被捕一事表态,称美国欢迎外国工人,他不想“吓跑”投资者。特朗普在“真实社交”网站上写道:“我不想吓跑投资者,也不想...
报道:联合健康集团寻求与特朗普会面

报道:联合健康集团寻求与特朗普会面

据报道,联合健康集团已寻求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会面,但目前尚未确定会面安排。报道称,作为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联合健康集团当前面临多项监管挑战,此次寻求会面是其在华盛顿特区加强游说力度的举措之一。联合健康...
特朗普,这下真的出名了!不仅全美国看到他站在防弹玻璃后看球赛,连

特朗普,这下真的出名了!不仅全美国看到他站在防弹玻璃后看球赛,连

特朗普,这下真的出名了!不仅全美国看到他站在防弹玻璃后看球赛,连全世界都知道了美国政治暴力有多严重。好家伙,看个棒球赛搞得跟打仗似的,防弹玻璃、金属探测器、天上直升机转悠,地上特工带狗巡逻,这阵仗哪是看球啊,简直是进了军事禁区。为啥这么紧张?还不是因为他的铁杆盟友查理·柯克前几天在大学演讲时被人一枪崩了,凶手跑得无影无踪,到现在才落网。这柯克可不是一般人,才31岁,是特朗普最器重的年轻助手,帮着搞竞选、拉年轻人票,名气大得很。枪手从屋顶远距离狙击,开完枪就溜了,子弹上还刻着字,搞得人心惶惶。特朗普哪坐得住?立马说要飞去亚利桑那州参加葬礼,还觉得这是自己“必须尽的义务”。可这葬礼也不消停,家人想安静悼念,特朗普团队却想加环节搞政治表态,弄得跟竞选预热似的。美国现在真是乱套了,政治分歧动不动就动枪。去年特朗普自己耳朵就挨过枪子,现在盟友又送命,支持者和反对者吵得不可开交。两党议员都吓得缩头,只敢开小会,公开活动能免则免,生怕成了下一个靶子。老百姓也分裂,有人举标语支持,有人狂嘘,连球场看个球都能吵起来。最麻烦的是,这种暴力根本停不下来。FBI悬赏10万抓人,凶手居然是自己爹妈举报才落网。美国社会裂痕深得能埋人,政治暴力成了死循环——出事、谴责、再出事,没完没了。防弹玻璃能挡住子弹,可挡不住人心里的恨。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万斯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有个记者问了他一个送命题,结果他就真

万斯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有个记者问了他一个送命题,结果他就真

万斯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有个记者问了他一个送命题,结果他就真的回答了。问:“你有没有做好在紧急情况下继任总统的准备”?万斯那天就那么坐着,有个记者冷不丁问他,要是总统干不了了,你准备好了没,能不能接班,场面一下有点微妙,万斯倒是挺稳,声音不大,说准备好了,我能干总统这个活,这话一出来,外面立马就炸了,网上聊了好几遍,那阵子白宫里也在传,说特朗普手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腿也肿,大家都在猜他身体到底行不行。万斯声称自己跟着学习快两百天且每周与特朗普单独吃饭,这看似是在展示自己有能力胜任总统之位,实则在场上引发了诸多猜测。副总统在公开场合如此直白地表达自己对总统之位的准备,是较为少见的行为。多数副总统会保持低调,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风波。小唐纳德公开表示考虑2028年参选,这无疑是特朗普家族对万斯的一次明确警告。特朗普家族在美国中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和庞大的资源,他们自然不希望权力轻易旁落。在过去的选举中,家族势力的介入往往会对选举走向产生重大影响。万斯曾经公开批评特朗普是“道德灾难”,如今却成为其最铁的跟班,这种巨大的转变让很多人对他的立场和个人品格产生质疑。选民在选择领导人时,往往会看重其稳定性和诚信度,万斯的这种转变可能会使部分选民对他敬而远之。
美专家认为,如果美国输了这场贸易战,特朗普大概率会考虑战争选项。但考虑到对手是中

美专家认为,如果美国输了这场贸易战,特朗普大概率会考虑战争选项。但考虑到对手是中

美专家认为,如果美国输了这场贸易战,特朗普大概率会考虑战争选项。但考虑到对手是中国,以美国目前的军力,胜算不大,所以精于算计的特朗普,不太可能冒这样的风险,因为不符合他的商业思维。曾几何时,特朗普掀起贸易战的那一刻,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他谈判的老套路,可到了2025年,他真的又回来了,而且这次是卷土重来,火力更猛。他不再遮掩,而是把对中国的关税直接拉到极限,不仅全品类10%起步,还对电动汽车、电池等关键领域直接加到60%。他的算盘很简单:逼中国就范,再一次证明“美国优先”不是口号,而是可以落地的政策武器。可现实并不买账。美国本土的汽车厂商首先就扛不住了,进口中国电池的成本翻了好几倍,自家电动车价格飙升,消费者要么转头买中国品牌通过东南亚绕道进来的车型,要么干脆放弃换车,导致福特、通用的工厂纷纷减产,工人怨声载道。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中国那些被盯上的高科技企业,早就把供应链撒到了墨西哥、东南亚,关税壁垒拦得住直接出口,却挡不住人家在第三国设厂再卖回美国,反而让美国本土上下游企业失去了便宜的原材料来源,成本一路走高。这时候就有美国专家出来敲警钟了:照这么打下去,贸易战输了的话,以特朗普那性格,保不齐会动歪心思,把战争当成最后的选项。这话听着吓人,但稍微看看美军现在的家底,就知道这想法有多不切实际。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一半以上都在船坞里等着维修,去年有外媒曝光,光是停用等待保养的潜艇就占了近三成,真要发生冲突,能随时出动的家底实在不够看。更要命的是武器生产的供应链,从弹药到卫星零件都得依赖外国供应商,连太空司令部都承认,军事卫星项目因为缺零件已经拖了好几次工期。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新型武器,要么还在图纸上,要么就是造几架原型机就没钱量产,真要跟中国硬碰硬,这些“纸面实力”根本撑不起场面。再看看中国这边,这些年海军的新舰艇跟下饺子似的,高超音速武器早就列装部队,更别说那些能精准打击航母的弹道导弹,早就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威慑力。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基地,从关岛到日本,现在都在中国的火力覆盖范围内,过去那种航母编队耀武扬威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特朗普是出了名的精于算计,做什么事都得算笔账,战争这买卖风险太高,他不可能不清楚。一场仗打下来,军费开支就是个无底洞,现在美国国债都快压得喘不过气了,真要开战,别说纳税人不答应,华尔街的金主们第一个就得跳出来反对。而且特朗普的商业思维里,最看重的就是“投入产出比”。贸易战输了无非是面子难看,要是打仗输了,那可是里子面子全没了。中国不是伊拉克、阿富汗,手里的家伙什样样齐全,真要硬碰硬,美军未必能占到便宜,搞不好还得把霸权地位都搭进去。他身边的幕僚肯定算过这笔账:军舰修不好,弹药造不出,盟友又不敢真跟着蹚浑水,这时候动武纯属自讨苦吃。说到底,特朗普再怎么咋咋呼呼,本质上还是个商人,赔本的买卖绝对不干。他现在顶多就是在嘴上放狠话,搞点制裁、禁运之类的小动作,真要把战争摆上台面,除非他脑子突然不清醒了。那些担心他会铤而走险的人,可能忘了他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政治前途,一场没胜算的战争,只会让他从总统宝座上摔得更惨。所以别看现在贸易战打得凶,真要升级成热战,可能性实在太低,毕竟对特朗普来说,任何不符合商业逻辑的冒险,都是绝对要避免的。